•  

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共创辉煌!

政府信息公开网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强基计划“遇冷”是错判 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结果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协会动态

最新新闻

  • 强基计划“遇冷”是错判 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结果...
  • 中国大学生线上跑步挑战赛火热进行...
  • 跨专业读研 每周要啃的文献堆积如山...
  • 南阳师范学院回应“学生穿短裙上课被通报”...
  • 新生报到日 人大设置话别区供学生家长合影留念...
  • 湖南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结束 共录取高职专科13....
  • 教育部:高校切忌“一刀切”简单化的封闭管理...
  • 中科大2021年少年班招生办法公布 网报10月8日截止...
  • 2020年闵行区科技艺术展演活动圆满落幕...
  • 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榜单揭晓,悉尼...
  • 玩具反斗城携三大类新品领跑"十一"玩娱...
  • “大语文”,怎么学...
  • 开学季“小眼镜”增多矫正治疗“量眼定制”...
  • 印凯:教育要回归本质,“教”和“育”完美结...
  • 去年近四十万残疾学生在普校学习...
  • 教育部关于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的公告...
首页 > 校务公开

强基计划“遇冷”是错判 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结果

发布日期:2020-09-24 11:47:05

  如果需要反省,更应该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要保基础学科人才,而不是金融?

  新学期开学,很多学校开始在新生中遴选强基计划缺额部分学生,引起舆论高度关注。“强基计划”遇冷之说甚嚣尘上。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据了解,经过高门槛的审核,强基计划报名人数超过30万,最后只招收6000人。冷,还是热?热得很!只是没有招满,而这恰恰是学校坚持高标准遴选的结果,是宁缺毋滥的坚持,并非真的遇冷。

  很多人想上,但不够格!强基计划第一年,因为有着苛刻的限制,如果全部招满了,反而更让人担心。

  一位招办主任明确讲:剩余的计划,我们在新生中遴选更稳妥,我们不想为完成强基计划而完成,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必要。

  其实,遇冷这种说法之所以兴盛,是对强基计划的误读,误解,是在自主招生思维下对强基计划的错位对标。

  强基计划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招生计划,首先是一个国家急需的战略人才培养计划,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计划。只是为了更早、更方便遴选这种人才,给这类人才一个特别通道,才打通了招生,是基础学科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计划。因此,在强基计划推出之初,就特别强调,强基计划更重在培养,大篇幅也在培养上,比如单独编班、单独制定培养计划、本硕博打通培养等等。因为其目的是培养国家急需的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所以强基计划有一点非常重要:全部限定在基础学科,入校后不得更换专业,这与自主招生有着截然相反的要求。

  在强基计划推出之初,对于强基计划适合的对象上,特别强调了两点:第一、有志于基础学科学习研究的人;第二,学科特长极其突出。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第一点,需要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学习研究。

  这些特点与要求,和自主招生是完全不同,也根本没有关系的。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仍然习惯于把强基计划当成自主招生去对比,对待。自主招生,实际上更像是招生上的特别通道,与强基计划不同,自主招生专业上几乎没有限制,一些优秀学生自然趋之若鹜。

  学科特长突出,又有志于献身基础学科,两者缺一不可,剔除了极端功利之后,这种人又有多少?

  如果说缺,那也是缺合适的,优秀且有志于基础学科的,不是把强基计划作为进入名校的跳板。

  当然,大家也不必担心,强基计划更在培养,招生只是遴选渠道之一,完全可以在进校之后在现有学生中再次遴选,选出有志于基础学科的优秀人才,并不影响强基计划的实施。

  作为第一次实施的新政,出现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正是一次总结经验的过程,但绝不能简单化为“遇冷”。

  强基计划是国家战略人才培养计划与模式的一种,并非唯一的方式与渠道,比如北大的元培,上交大的致远,其实都是类似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根本不必为了完成某种招生计划而放弃根本目的与原则,毕竟我们目的在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看到很多人与舆论都在检讨强基计划“遇冷”的现象,出了很多主意,建议,但最后的目的,都是以实现完成来年的强基招生计划为核心。这个出发点显然错了,我不能赞同,也有些担心。强基计划的核心是培养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学子,不是一个招生计划,不是必须按照这种招生模式才可以培养的,就如我前面提到的,北大元培、交大致远等,恰恰不必杞人忧天,多此一举。保持一个高门槛,自动屏蔽一批存着功利心的考生,对于强基计划是一件好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强基计划“遇冷”本就是好事情,不必我们瞎操心。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不仅仅是因为绝顶聪明,而是有志于此,非常用心,努力。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就曾多次自嘲自己并不聪明,甚至有点笨,是靠后天努力而已。

  强基计划“遇冷”,如果非要检讨,我觉得更应该检讨的是,为什么非要搞一个强基计划?

  显然,因为没有太多的人愿意或者喜欢读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我们多数考生更喜欢读计算机、金融、管理等热门学科,这才有了专门的强基计划。

  从这个角度看,这已经不是学校、不是教育部门需要检讨的,而是整个社会、社会评价需要检讨的。加强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对于我们在关键技术实现突破,破解美国对我们的技术围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仅仅是高校与教育部门努力远远不够。如果从事基础学科研究有着优越的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与影响,比如一个优秀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有着体面的生活,并不比学金融的差,我们何必搞一个强基计划?

  (作者:陈志文 )

相关链接
 
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养老金     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     四川政府采购     沈阳市卫生局     南京教育网     恩施市崔家坝镇人民政府     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奉化市城北中学     内乡教研网     德州市石芦街小学     荆州中考招生网     天域幼儿园     松滋实验初中     德州幼儿师范学校     上海市陆行中学北校     大丰市飞达路初级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     尤溪实验小学     石家庄职工大学     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     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幼儿园     汕头市长厦小学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网站     广东北江中学信息网     福州屏东中学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卫生学校     江西省教研网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大埔虎山中学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logo_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