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共创辉煌!

政府信息公开网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史上最多英伦师资访沪发现东西方课堂众多互补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党群机构
  • 教学院部
  • 校务公开
  • 学术活动
  • 阳光服务
  • 校园风光
  • 全面教育
协会动态

最新新闻

  • 史上最多英伦师资访沪发现东西方课堂众多互补...
  • 北师大少儿阅读中心成立 探让中国孩子读最...
  • 解决上学难 陕西推进学校幼儿园布局优化调...
  • 2019新浪教育盛典候选机构:会计教练...
  • 5G网络下VR教学服务项目落户朝阳实验小学...
  • 印度8岁女童单手劈瓷砖超轻松 一人破两项世界纪...
  • 链接•分享——构建未来教育创新生态论坛举行...
  • 2019新浪教育盛典候选机构:复旦大学MBA...
  • 2019新浪教育盛典候选机构:极致课堂...
  • 推动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服务和促进就业...
  • 付费自习室里的考研季...
  • 2020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12月3日开始...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一...
  • 中国农业大学:将对口合作工作纳入学校双一流...
  • 未来已来!民治街道家庭亲子节能环保秀活动走...
  • 第七届北京师范大学...
首页 > 学术活动

史上最多英伦师资访沪发现东西方课堂众多互补

发布日期:2019-12-02 11:47:08

  “英国老师的课,比较简单,但是很嗨……”这是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七年级学生,对英格兰数学老师们进校“代课”的主流评价。没错,那天上午的第三节课,海瑟、阿曼达、艾力克老师一起登上讲台,用一系列选择题“快闪”和“暖场”。不同于直接回答A、B或C选项,她们请全班学生分别用“抱头、叉臂或起立”同时作答,看看哪位的动作“与众不同”。欢笑中,肢体语言互动,课堂一时爆棚。

  从11月11日起,到本周末,第6轮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在沪结束行程,英方选派的116人大团队,创下近年交流史上的最大规模,而且其中中学师资占比增至1/3。从上海市实验小学、洋泾菊园实验学校,到天山第一小学、上海市实验学校等,两周来他们分组前往沪上73所中小学交流,既听课也上课,还加入教研活动,沉浸在海派数学教育中。

  在这些英方和中方教师的不同视角下,东西方课堂真的存在众多互补性。就如“标准答案”这件事,两国老师都不直接给答案,但处理方式各有巧妙不同。

  [先出错再修正,还是预先知“坑”?]

  在上海,静教院附校以“后茶馆式”教学出名,校长张人利将上世纪60年代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倡导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茶馆式教学进一步更新升级。七(6)班的一堂分式运算课上,厉斯亮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了3道题,但并不公布答案。而是4人成组讨论解题过程,前一排两位学生转过身,与后一排学生切磋推敲。之后,请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并投影卷面,可以是质疑,可以是求助,也可以是不同的解法。

  教室后方的听课区,戴着彩色领结的艾力克老师特意离席,到桌椅之间穿梭,观察学生小组讨论。对于中国课堂的“集体订正”——让学生先自行摸索,从中暴露错误并改正,实际上英国老师不会轻易使用。因为英国人非常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如果让一个人当场公开自己犯的错误,对师生双方而言,都是一件相当为难的事。在请中国学生用英语作答时,尽管学生陈述不太流畅,但和另两位女老师在过程中不断翘起大拇指点赞,极尽鼓励姿态。

  来自曼彻斯特的艾力克老师告诉记者,“我们要和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希望他们都能享受课堂、保持兴趣。”因此,英国老师惯常在解题之前,就预先告知“坑”在哪里,提请学生避免入坑。在他们到校自主设计的数学课上,在开课之初的引入环节,就归纳出分式运算的常见错误,比如分子分母没有最简化、混合运算时没有加括号等。“你们学生非常聪明、掌握很好,我们应该设计得更有难度。”

  [英方教案有变,新出题型有用]

  然而,有意思的是,通过几天交流,英国老师的教案发生了一点有趣的改变。在一张PPT中,他们引入了两位“虚拟人物”形象,男生叫乔,女生叫伊萨贝拉。乔和伊萨贝拉的卡通头像旁,各有运算过程,还有两人关于解题正误的一段“辩论”——“到底谁做得对,谁有失误,你们能告诉我吗?”海瑟和阿曼达老师这样设置小组讨论议题,回避了针对具体学生进行勘误。不仅如此,从演绎到归纳,英国老师还将5条“小结语”在课程的最后环节列明,比如:理清运算顺序、注意正负早判断、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等。

 夜夜嚕2017最新视频免费 与英国老师结对、明春“回访”曼城的青年教师张聪辉,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事实上,按照教学进度,他带教的班级特意“空”出这节课时,把课堂交给英国老师实践,此前双方还集体备课整整一个下午。教研组只是给出关于学生情况的基本建议,非常尊重原汁原味的英式教法,同样也从中学到一些新方法。

  比如,在英国老师印制并下发的一张数学卷子上,除了带有未知数x、y的分子和分母算式外,还出现了不少的大方框和小方格。大方框,框住5步运算过程,但被打乱顺序,请学生来排出“5、3、4、1、2”的正确步骤;小方格,则处在算式中分子或分母的位置上,请学生填空,使等式两边成立。在附校教导主任逯怀海看来,这种分步式、半开放、不预设固定答案的题型,就像搭脚手架一样逐级导引,可以帮助学生揭示在解算中易错之处,“在对后进学生的个性化辅导中特别适用。”

  [中外互补短长,数学用在劳技]

  互学互鉴,互补短长。“英国学校的项目化学习,令人印象最为深刻。”今春曾赴英交流半月的数学教师王人杰告诉记者,她的结对老师所上的整堂课,其实就是一道“实际问题”,却没有任何“标准答案”。比如给出场景,假想学生们来到一条河边,手拉手伸展臂长,如何估算河流的宽度。课上,老师请学生几人成组,提供直尺,开展探究。其间,他们学会了测长度、等比例、取均值等手段,从1到1.5快播 日韩米的单人臂展,估算5到15人的臂展……

  在这一模式下,英国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比较好。但王人杰也认为,其弱势在于数学知识点的复现率不够高,容易被人遗忘。与之相比,中国学生通过体系化知识和系统化学习,解题能力胜出一筹。有意思的是,英式数学教法已移植到信息技术、劳技等课程中,这些名为“趣谱(TRIP)”的三到八年级课程,以“重走鲁班路”等设定课堂主题,大受学生欢迎。静教院附校副校长周璐蓉表示,这并非一种形式替代另一种形式,而是中外融合、因材施教。

  而对于“东学西渐”,英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安德鲁·麦卡利表示,据英国卓越数学教学中心评估,上海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各层面都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教师专业知识更加丰富,专业水平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方法也已发生改变,“这些都正面反映了我们学生的数学学得更好了。”预计到2023年,上海数学教法将辐射一半以上、超过万所的英格兰学校。

相关链接
 
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国养老金     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     四川政府采购     沈阳市卫生局     南京教育网     恩施市崔家坝镇人民政府     江苏省常熟市花溪小学     奉化市城北中学     内乡教研网     德州市石芦街小学     荆州中考招生网     天域幼儿园     松滋实验初中     德州幼儿师范学校     上海市陆行中学北校     大丰市飞达路初级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     尤溪实验小学     石家庄职工大学     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     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幼儿园     汕头市长厦小学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网站     广东北江中学信息网     福州屏东中学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滁州卫生学校     江西省教研网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大埔虎山中学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logo_home